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傳記●文王】
周文王,姓姬名昌,是殷商末期西方諸侯之長,其後被周人尊稱為「文王」。
「周」是商末興起於陝西渭水流域的新國家。
周人的始祖名棄,號為「后稷」。
棄三傳至公劉,始定居於豳(今陝西邠縣)。
公劉九傳至古公亶父(即太王),因受狄人侵擾,乃率眾南遷岐山(今陝西歧山縣)之下,辛勤墾殖,日漸繁榮。
古公亶父傳位季歷(即王季),擊敗狄人,儼然已是西方一大國。
姬昌為季歷之子,受殷王封為西伯,故稱「西伯昌」。
西伯昌敬老尊賢,深為諸侯所擁戴,又任用姜尚(太公望)以掌軍政大事,周國聲威因以蒸蒸日上,乃大拓疆土:先擊滅了涇渭上游諸小國,繼而向東發展,收附黃河以東的若干小國,周的勢力遂逐漸威脅殷商。
這時,在渭水之南,倘有一個崇國(今陝西鄠縣東),它是商的諸侯,卻是周的仇敵。
西伯昌乃舉兵滅崇而底定渭南,威望更隆,諸侯紛紛來朝。
滅崇後,他經營新都豐邑(今陝西鄠?
縣),並自岐山遷都於此,而周人東進意圖,便愈發顯露。
然因西伯昌於次年去世,並未完成「翦商」的最後目標,至其子武王發繼位,周人方興兵牧野,擊潰商紂王。
然於周朝之建立,西伯昌實居重要地位。
(黃繁光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2854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forum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