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傳記●王建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楊籍富    時間: 2012-12-7 06:29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傳記●王建】

中華百科全書●傳記●王建

 

王建(西元八四七~九一八年),五代時稱帝於蜀,史稱前蜀。

 

少無賴,屠牛盜驢,兼販私鹽。

 

禦黃巢時,入忠武軍,累陞都校。

 

中和四年,唐僖宗避難幸蜀。

 

而王建等適為主將所疑,因投效,號隨駕五都。

 

宦官田令孜即錄五人為養子,賜予鉅萬。

 

僖定還長安,王建隸神策軍。

 

人言其性本劇賊,鴟視狼顧,雄猜多謀。

 

光啟二年,僖宗又出走。

 

過大散關,王建控其馬,冒焰奪途以脫。

 

至晚,僖宗倦,枕王建膝而眠。

 

時唐祚將終,王建謀割據,召募溪洞酋豪,有眾八千,自利州襲閬州,又攻節度使陳敬瑄。

 

陳,田令孜同母弟也,因田召王建。

 

或曰:「虎也。

 

奈何延之入室?」

 

陳又阻其來。

 

王建怒,破關入侵。

 

田登城樓慰諭之,答曰:「且辭阿父作賊矣。」

 

更號召土豪,軍日盛。

 

文德元年,朝廷以其與陳敬瑄相持不下,以宰相韋昭度為西川節度使,代陳,陳不奉命,又以王建為永平軍節度使。

 

韋先至其軍,王建縱軍士殺韋親吏而臠之,且曰:軍士飢也。

 

韋怖而去。

 

自是,兩川與中原阻絕。

 

天順二年,王建急攻成都。

 

田令孜先出,陳敬瑄繼降,後皆被暗殺。

 

翌年,王建用上書人言,以約法七條,招安山民。

 

於是競出麻鹽易粟,市容大振。

 

屢攻東川,至乾甯四年,克之。

 

王建為西川節度使,兼中書令,以其屬節度東川。

 

天復二年,攻漢中。

 

翌年,進爵蜀王,又移兵攻荊南。

 

又一年,唐昭宗被迫遷洛,使間使以絹札告難於王建、李克用等。

 

天祐三年,王建以遷洛後,置行臺於蜀。

 

翌年,唐亡,梁繼。

 

王建檄四方討梁,無應者。

 

王建本不識字,而時與土大夫談論,粗曉其理。

 

至是用韋莊謀,先會將佐,然後帥吏民東向舞蹈,哭唐室三日。

 

民請行劉備故事,乃稱帝。

 

又講武星宿山,步騎三十萬。

 

然王建已老,不復喜征戰矣。

 

王建諸子,皆領軍使。

 

太子元膺,多藝能,而目視不正,性又狷急猜忌,好陵暴。

 

得罪侍從,因誣其作亂,為衛士所殺。

 

王建晚年多內寵,乃立幼子王衍。

 

然懼諸老將,許州故舊,不為幼子用,又以宦官為將軍,或軍使,政事遂益壞,光天元年卒,年七十二。

 

四川天富,時謂揚州天下第一,益州其次。

 

北宋初,收版籍,蜀有五十三萬戶餘。

 

可比擬江南兩浙。

 

王建賦斂重,有土大夫敢言之者,則稍輕。

 

蜀之文物,亦比於南唐,當時吳越所不及也。

 

唐末衣冠之族,多避蜀,故蜀之典章文物,猶有遺風。

 

其間並非純粹漢族文化,西域流傳者頗著。

 

二次世界大戰時,於成都西郊萬里橋發現王建墓。

 

墓中有長方形平臺,前方供祭祀,後方即停棺,而平臺下方四周欄杆,有奏樂人計二十八人,各持不同樂器。

 

此藝術史之珍貴資料也。

 

(林半賓)

 
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2862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forum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