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3622|回復: 31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藥性論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4-2-9 11:26:28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正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藥性論


藥性論


當歸


味甘性溫,入心肝二經。


尾能破血,頭養血,全用活血,熱者不可用,制用酒洗。


川芎


味辛性溫,入肝經。


上行頭角,助陽氣止痛,下行血海,能養血,如氣旺者不可用。


赤芍藥


味苦辛性寒,入肝經。


能散血行血,去赤膚止痛。


白芍藥


味苦酸性寒,入肝經。


能補脾損肝氣,能養肝血瀉肝火。


如肝虛火衰者不可用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53&fromuid=526

評分

參與人數 1學習 +5 收起 理由
文昌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9:20 | 只看該作者

全書上傳完畢!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1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9:04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玄精石


安魂魄有氣之功。


沙魚皮


解風毒止淚。


威靈仙


去風邪。


青皮


能下氣快膈,消痰濁氣,升於至高者而能下氣,虛者不用。


青鹽


補腎引至下部。


水磨花銅鍋熬成鹽,聽用。


川楝子


明目退熱補腎。


去核用。


沉香


補右尺命門,壯元陽,散滯血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400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0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8:38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石燕


通血,利小便,治淋。


蕤仁


去目中赤痛風癢,去翳。


制法去殼用仁,以竹筒盛在內,於紅火煨藥,紙乾取出,可去油聽用。


珍珠


清心明目去目翳。


制法用豆腐一塊,入珠於腐內,蒸過取出,用洗淨白棉布兩三重包珠,石上杵爛,用細末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8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9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8:19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天麻子


去風補腎明目,碎研入煎藥。


熊膽


退熱降火,去目赤熱。


試真假用水一碗,撒灰在內,將熊膽放水中,分灰水各開兩邊為真者,其色潤黑。


山藥


補腎不足,生精。


牛黃


去熱痰,能安魂魄,涼血清心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6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8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8:01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香白芷


去皮膚風熱瘡癢。


杏仁


潤肺氣,去痰行血。


紫蘇


消痰解表利氣。


夜明砂


明目去風。


山茱萸


入腎經。


除頭暈,補虛生精,去核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5&fromuid=526

 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7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7:13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白蘞


散結氣,除目赤熱。


藜蘆


吐氣風痰,快膈。


去蘆用,根有大毒,用宜斟酌。


白芨


去賊風,解中風熱閉。


豬牙皂角


去風痰,解表利氣,炙去皮弦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4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6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6:54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龍腦


即薄荷。


性熱,能通利寒熱,去風,消目赤。


甘松


味甘性溫,去風下氣,治心腹痛,辟惡風。


朱砂


鎮心安魂魄,涼血。


肉桂


引太陽經,止頭痛,去寒邪,利肝膽氣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2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5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6:35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蛇蛻


即蛇皮。


去風毒,止淚癢痛。


全蠍


消風毒,破風痰,尾更佳,去四足。


藿香


開胃氣,結痰利之。


蠶蛻


去風消痰,明目去翳膜,即晚蠶砂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90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4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6:15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沒藥


破血止痛,去目翳暈,同前制法。


血竭


破積血止痛,去赤膚。


木通


利小腸經結熱,降心火。


牛蒡子


去風明目行血。


蛤粉


能消痰火,涼血,解肌表極熱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88&fromuid=526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3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5:53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川烏


去風寒作痛,助陽。


荊芥


去皮風邪發。


雄黃


解熱毒,散血止痛。


乳香


調血氣,利諸經之痛。


制用濃箬三片夾藥在中,熨斗火熨去油,研末用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86&fromuid=526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2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5:33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小茴香


味辛氣平,開胃行氣,止嘔吐,膀胱冷氣腫痛,入藥炒。


南星


去風痰,消腫毒,用薑汁煮過。


草烏


走筋骨敗血,去風止痛,薑汁煮用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83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1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5:14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天麻


主頭風去風疾,利四肢濕痹。


枳殼


寬腸下氣,祛風化痰,治風邪作痛。


栝蔞根


即天花粉,入肺經,去痰火,解熱毒,又能除酒毒。


肺寒者不用,冷痰者不可過用,有熱藥,此宜亦可用之。



利小腸經熱閉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82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20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4:53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巴戟


能補腎益精,療陰萎,引氣上行。


陳皮


去白者消痰利氣,留白者補胃和中。


葶藶


味苦寒,入肺經。


瀉肝喘,利水下肺氣,炒用。


芎 


入腦。


治頭痛,血虛者去頭風,養血。


白附子


一名兩頭尖。


去風痰,止頭痛,去粗皮用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81&fromuid=526

 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9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4:31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天門冬


味苦氣寒,入肺經。


瀉肺火,定肺氣,利小便,涼血。


去心杵為餅,晒乾為丸,如不做,分研。


石菖蒲


味辛性熱,入腎經。


補腎,能開心竅明目。


柴胡


味苦寒,入肝經。


能除往來結熱積於胸中,除肝熱,又得黃芩能瀉肝火。


黃芩


味苦寒,入肺經。


枯者瀉肝火,實者退膀胱熱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9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8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4:10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木香


味苦性溫,入心經。


主治心痛,泄胞腹中滯寒冷氣,不必過火,磨入藥中服。


牛膝


能引諸藥下行。


凡用土牛膝,春夏用葉,冬用根。


惟葉之效尤速,能益精。


又治竹木刺入肉,敷之即出。


石斛


味甘性溫,入腎經。


去胃熱,補陰血,益精壯筋骨。


紅花


味甘苦,入心經。


能破血行滯血,少用又養血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7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7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3:45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旋覆花


味甘,入肺經。


清痰明目,治頭風。


菟絲子


味辛甘,入腎經。


補腎明目,能去目黑花。


酒洗蒸餅,晒乾為丸,不做丸勿制。


澤瀉


味甘寒,入膀胱。


利水通淋,補陰不足,明目。


黑附子


味辛大熱,入三焦。


主陽散風去寒邪,火旺者不用,即大附子去粗皮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6&fromuid=526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6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3:21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肉蓯蓉


味酸鹹,性溫,入腎經。


補腎生精,用酒洗,相火旺不用。


川椒


味辛熱。


用之於上,退六腑之沉寒;


用之於下,去目中障盲,去目炒去汗用。


人參


味甘性溫無毒,入肺經。


補氣不足,安魂魄,生精開心竅通血。


肺寒可用,肺熱傷肺。


白茯苓


味甘溫,入肺經。


安魂定魄,補心虛,養神,利小便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4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5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2:53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蒲黃


味甘性平,入心經。


能消瘀血,破血、消腫,炒用。


連翹


瀉心火,解脾胃濕熱,除心經客熱。


五味子


味酸性溫,入腎經肺經,補腎滋肺益肝。


獨活


味苦溫,走諸經。


去外受賊風,無分新舊。


楮實子


味苦寒,入肺經。


升陽上行,能去風治頭痛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3&fromuid=526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14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4-2-9 11:32:25 | 只看該作者

藥性論


黑參


味苦鹹,入腎經。


補腎氣,明目,得黃芩瀉肝火,除肝熱。


知母


味苦寒,入腎經。


補腎水,瀉腎火、三焦火。


桔梗


味苦溫,入肺經。


治肺熱,為諸藥之舟楫,乃肺部之引經。


芒硝


治積聚熱疾,利大便不通。


漢防己


味辛苦寒,通行諸經,去風寒有走達之功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30596&pid=635371&fromuid=526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8-14 22:27 , Processed in 0.546875 second(s), 17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